《旅大文献征存》共分为九卷,主要内容包括沿革、筑城、设治、职官、殖民统治;选举、古迹名胜;战争;条约;奏议;碑刻;艺文;杂记;地方史、轶事、地震等。《旅大文献征存》由孙宝田等编写。
孙宝田
1961 年,经过悉心收集、考证、整理,孙宝田完成了《旅大文献征存》(八卷);1970年,他又增补一卷。
2008 年 1 月,25 万字九卷本的《旅大文献征存》由大连出版社出版。此时,孙宝田已经离别人世17 年。
从个人履历上看,孙宝田基本上干了一辈子教育事业,研究大连方志只是他的业余爱好。没有研究经费,也没有相应名分,生前并没有发表多少研究成果,但他却无怨无悔,埋头苦干,连续研究了五六十年,为揭露日军旅顺大屠杀人数真相作出了重要贡献,其境界和执著,真让崇尚做学问一把一搂者汗颜,让渴望搞研究一夜成名者反思,更让珍惜人才的城市管理者举一反三……
师出名门
孙宝田是大连金州人,生于1903年,字玉良,号辽海鳌翁。1910 年,师从辽南名儒郑有仁,一读就是10年,曾与著名将领万毅(1955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)同窗。1922年,拜舅父毕序昭(秀才,任洮南府开通县巡检,荐保知县)为师,学习金石学和古字画鉴定。1929 年春天,他与同乡才子毕维藩一起,被著名学者罗振玉收为弟子。毕维藩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,与周恩来同班,是辽南著名的诗人、学者兼书画家。每个星期,两个人从金州乘火车去旅顺,登门求教。罗振玉的大云书库藏书丰富,平时不向外人开放,两个弟子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可以自由出入。对于两个弟子,罗振玉并不收取任何费用。弟子心存感激,经常将 家里种的时令瓜果、蔬菜摘下一些,装进篮子里,顺便送去,以表达心意。1930年,孙宝田又拜光绪甲辰进士、学部专门司司长王季烈为师。
1935 年,为了发掘、整理旅大地区的历史文化宝库,培养方志研究人才,大企业家、金州会(民政署下设之机构)会长曹世科提议,由他出资,并效仿晋朝竹林七贤,与孙宝田、毕维藩等七人结成益友社,创办《益友》月刊,为日后编纂《金州志》积累素材。从此,孙宝田走上了大连方志研究之路。
铁骨铮铮
研究贵有疑。在旅顺拜师过程中,他逐渐熟悉了旅顺的一草一木,风土人情,并对甲午战争中发生的日军旅顺大屠杀的人数产生了置疑。
1894 年 11 月 21 日,清旅顺守军溃逃,旅顺军民抵抗未果,风雨之夜,城池被日军攻陷。为了报复,日军第一军团长山地元治下令屠杀市民。于是,两眼血红的日军端枪、挥刀,挨家挨户屠杀中国人,妇女老幼均不放过,连杀三天,血流成河,仅有36 人幸免于难。
这就是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事件。
1935 年6 月,孙宝田辗转找到了当年抬尸队队员鲍绍武,获得焚尸近2万具的数据。为此,他还特意作诗一首,表达了自己对日寇暴行的憎恨:”无端倭奴侵边疆,屠杀吾民惨且狂。疾首痛心四十载,万忠古墓荐馨香。
当时,旅大地区仍是日本的殖民地,孙宝田敢于捋老虎须子、揭日寇短处,甘冒生命危险,也要查清日军旅顺大屠杀人数,彰显了史学家忠于事实、捍卫真理的高贵品德,其胆其识可圈可点,令人敬佩。
古籍县志中的经济记载,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经济发展轨迹,包括农业、手工业、商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,是研究地方经济史的重要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