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省莆田市地方志,福建兴化县志[正统] 八卷 铅印本 (明)周华纂修 民国二十五年[1936]
周华,字子实,号沧溪,赤石人,明代福建著名方志学家,后人称其“博学宏抱,有古君子风”。作为方志学家,周华为莆田留下一部珍贵的史志–《游洋志》,即《重刊福建兴化县志》,填补一大人文历史空白。
明正统十三年(1448年),兴化县完成他的使命,终于退出历史舞台。然而,对于这一存续长达469年的莆田历史重要组成部分,连《八闽通志》等明代权威方志都无记载。唯周华以高度历史责任感,不辞劳累,四处寻找史料,精心撰写《游洋志》,即《重刊福建兴化县志》八卷,为后人了解古兴化县提供珍贵史实。
对此,张国枢曾在《重刊福建兴化县志的缘起》说:“兴化县别名游洋,宋代文物几甲八闽,所谓山中邹鲁也,其历史殊有研究之价值。明周华先生编著《兴化县志》,所修事迹,他志多未记载,尤足以补典籍之缺。”周华确实为莆田乃至全省历史办了件大好事,功及千秋。
就《游洋志》记载内容来看,尤以真实翔尽史料,得到同时代方志学家尊重。如弘治志卷十六宋进士科部分,记述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陈拱中进士,“或以为兴化县人,考《游洋志》,是年兴化脱科,当从《仙溪志》为仙游人。”可见,编撰者在关键时选择《游洋志》的说法,证明其有可靠性高。
周华学问造诣高,往往见解独到。张国枢曾指出,周华认为“所著《家礼》,以朱文公所编为迂阔,时有出入”,肯定他的论断符合客观实际。因为朱熹的《四书集注》不是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,而是以程子是非为是非,注释往往出错。
例如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”(《宪问》),孔子言简意赅,短短一句话,就把古今学者不同心态精辟点现。孔子创办私学,广招学生,是想让更多的人用学识去“为人”。而程朱却是“为人不如为己”。朱熹即在《四书集注》里说:“程子曰:‘古之学者为己,其终至于成物;今之学者为人,其终至于丧己。’”这一注释告诉我们,程朱的唯利是图,与孔子的思想相差甚远,周华对他们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,很有见地。
福建兴化县(979-1448年),历属宋朝两浙西南路泉州、两浙西南路兴化军、福建路兴化军、元朝福建行省兴化路、明朝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兴化府。
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太宗赵光义诏即游洋镇加以百丈镇共六里,及析泉州莆田县二里,与仙游县来苏里,福州永福县永泰里,与福清县清源里总一十四里,置兴化县及太平军(县级),县治在兴泰里。
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,诏升太平军为兴化军(同下州),兴化县为附郭,与泉州分置,始正体统,齐于列郡。并析泉州莆田县、仙游县及德化县九座山区(西苑乡)归兴化军管辖。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。
宋太平兴国八年(983年),兴化军治自兴化县城迁往莆田县城延陵里。
元仁宗皇庆二年(1313年),兴化县治自兴泰里古邑迁至广业里湘溪。
明正统十三年(1448年),兴化县撤销,土地划归莆田、仙游、永泰三县。
兴化县设立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与当时特殊社会现状有关。据史载,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正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降宋三年后中毒身亡之际,迫于形势的原南唐清源郡节度使、仙游枫亭人陈洪进归顺宋朝,献出泉州、漳州两郡十四县(含莆田、仙游、同安三县)。由于陈洪进长期养精蓄锐需要耗费大笔军饷,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大刮民财,最终激起了以仙游古邑(今游洋镇)人林居裔为首的农民起义,延续近两年,震动宋廷。战事平息后,宋太宗翻览地图,认为游洋”地险民顽,欲以德化之”,决定在此单独设军立县,加强控制,并亲自取名”兴化”,即兴天子之德,以感化顽民之意。
兴化县历经宋、元、明三个朝代的更替,遭受了改朝换代的兵变与祸乱,虽局部战争主要是在郡治莆田和仙游县城进行,但因该县未修城池,居民分散,不能进行有效抵抗,故付出的代价更惨重。境内不时有人造反、暴乱(如宋林居裔、元林守武等),使民不安宁,更何况还有外来入侵者(如”汀洲寇”、”永福盗”),而元末赛甫丁与阿迷里丁在泉州与兴化之间进行了十年之久的祸乱,不但莆仙两县死亡枕籍,兴化县也备受蹂躏。据明·弘治《八闽通志》卷八十七·拾遗载:”参政安童在兴化县龙纪寿起兵””胡兴祖、上官惟大又领兵穷追伯顺至兴化县,郡人遭其惨酷,无一方免者。””二十二年……三月,柳伯顺由福清潜兵蹈兴化县,杀官吏,驱县民迫郡城””六月,伯顺复驱兴化县民兵来攻(按:进攻郡城),兵一交即大败,僵尸又以千计””莆仙四百年文物郡,自陈从仁、林德隆作难,兵连不解,遂引异类(按:指元朝蒙古、色目在泉州官员赛甫丁、阿里迷丁及其部众)肆其惨毒,前后戕杀二万余人,焚荡三、四万家,虽已解仇罢兵,而陈同犹据仙游县,柳伯顺犹据兴化县”福建历代无战争,乃相对于中原血流成河、白骨蔽野而言,其实闽之先民所受的屠戮,亦十分残酷。
古籍县志中的文化记载,是了解一个地区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的窗口,包括当地的语言、艺术、宗教和节庆活动,这些记载对于理解地方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。